众所周知,是清朝打败代替了明朝,那么论武力,当然应该是清朝比较厉害了,而且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。然而一直以来却有这样的说法:“中国发明了火药,却拿来造烟花。”可是事实并非如此,实际上中国在明末时期聚富配资,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,曾经铸造过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大炮。
万历四十七年聚富配资,明朝军队在萨尔浒之役中惨败于努尔哈赤。而此时精通西学的徐光启在朝中得到重用,他积极向西洋传教士学习有关火炮的铸造知识。万历四十八年,即1620年9月,荷兰海船在广东曲江近海一带沉没,地方当局立刻派人下海打捞。经过三个月的努力,除了中小铳外,共捞得大铳三十六门,其中二十四门运送进京。第二年,又从另外两艘沉船上打捞出一批大炮。
展开剩余41%红夷大炮是当时中国最为先进的大炮,中国工匠在不断的仿造铸炮过程中,明代工匠也在不断改进铸炮技术,使用铁芯铜体铸造法。与先前的铁炮或铜炮相比,这种新型火器不仅管壁较薄,重量较轻,花费较少,而且比较耐用,这样就可以承受爆炸时的冲击力;而且在炮旁还有两个“铳耳”,可用来调整炮身的角度,并设有准星和炮门,可使射击更为精准。
在明天启六年(1626年),袁崇焕能够取得“宁远大捷”,在这次战役中聚富配资,明军用11门红夷大炮击败努尔哈赤大军十一万人,并将努尔哈赤本人打伤,最后郁郁而终。明朝工匠用铜铁铸成最好的大炮,这个壮举比西方也提前了两个世纪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互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